书接上回。填完了4473,通过了背景调查,清空了荷包,欢欢喜喜地把选中的散弹枪拿回家,高兴之余难免会有个问题:然后呢?新入枪坑的初学者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散弹枪在突发事件里发挥最大作用?有啥厉害的+武力值+buffer+外挂的小道具?我们今天就来扯扯这个吧。 散弹枪的优点 先复习一下散弹枪的优点。首先便是火力猛。虽然没有像影视剧作里那样百步之外血溅八尺那么夸张,但是枪械业界普遍认同:近距离内(1-25码)与一般的手枪和卡宾枪相比,散弹枪的杀伤力相对较高。原因很简单,散弹枪的子弹——散弹,顾名思义是由多个弹丸装配组成的,拿警用的Federal Premium LE with flightcontrol wad 00 Buckshot来讲,子弹由9个33克的铅弹组成。子弹在近距离内(5-15码)可以将9个铅弹全部打入目标。相比之下,手枪和卡宾枪的子弹一次只能将一个弹丸射入目标,同样的打击力度,散弹枪的威力显而易见。 其次,散弹枪的子弹非常多元化,有专门打鸟,打飞碟的Birdshot;有可以用来家防的Buckshot;还有可以打击相对远程(100-150码)目标或者狩猎大型猎物的Rilfe Slug,甚至可以发射致命性较低的子弹,例如警用的沙包弹等等。此外,因为大多数散弹枪没有采用弹夹的设计,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如果愿意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轻松的调整子弹的种类。这是一般的手枪和卡宾枪不可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散弹枪的机械构造相对于手枪和卡宾枪要简单(尤其是泵动式,就是所谓的pump-action),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较低。即使出现了故障,也可以相对简单地排除,而不似手枪和卡宾枪那般繁琐。 散弹枪的缺点 人无完人,枪无完枪。散弹枪的缺点同样显而易见。特殊的弹仓设计让散弹枪给人一种活力不足的感觉。一般打猎用的散弹枪,弹仓里只有4发的容弹量,就算是专门为军用设计的散弹枪,最多也不过是7发子弹而已。也许4-7发子弹的容弹量在战场上应该够用了(狩猎法也对枪支的容弹量有规定),然而我还是觉得在家防的时候,子弹量和心惊肉跳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其次,后坐力太大,是散弹枪往往让初学者敬而远之的另外一个缺点,一次要把那么多弹丸从那么长的枪管里推出去,自然少不了在弹壳里多放一点火药,而爆炸产生的爆发力虽然成功地把弹丸推出去了,然而它也会把那个叫后坐力的反作用力狠狠地推到使用者的肩膀上,如果持枪姿势不正确,散弹枪的后坐力很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单就泵动的散弹枪而言,虽然机械构造简单,但由之而来的也是对使用者的熟练程度有相对高的要求,毕竟每一发子弹从上膛到退弹壳,甚至排查故障都需要使用者手动完成。相对于利用后坐力上膛、退弹壳的半自动散弹枪,或手枪、卡宾枪,使用者需要更加熟悉泵动散弹枪的使用方式。 配件 居家必备类 好在,散弹枪看似在使用上有难点,但初学者们却不需要对其望而却步。因为,有一些配件,可以很好地帮助使用者更流畅地操弄散弹枪,并在突发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枪的威力。 如前文所述,供弹量是散弹枪的一大问题。针对此,使用者们可以在枪身装一些侧鞍携弹装置(side saddle shell carrier)。这样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容弹量问题,但可以把枪体的载弹量最大化。这样一来,只要在射击过程中有计划地对弹仓实行填装,还是可以保证对枪的火力供应。 除了在枪身上装侧鞍携弹装置以外,还可以对弹仓进行扩容。市面上有很多加长弹仓(magazine tube extension)。加长弹仓的子弹增加容量从一发到数十发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就家防而言,加长容弹仓的数量太多,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枪体的大小及重量。而且,有些加长弹仓的机械构造比较复杂,如果在使用时有机械故障发生,则可能会造成在排查故障时浪费更多的时间。 后坐力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对枪托的改进而改善。笔者个人认为,市面上的散弹枪枪托对华人来讲并不很适用,因为它们的总长度通常过长。因为,我们东亚人种的体型相对于欧洲人种而言,稍微小一些,所以在使用原厂枪托的时候总会有一点被抻长的勉强感。我一般会把枪托改为青少年用的枪托(youth stock),这种枪托会比成人枪托短大致两英寸,使用起来可以更好地控制枪身。而且,在装弹和退弹壳过程中不会产生那种抻着脖子,够不着的感觉。只要控制好枪身,加上正确的持枪姿势,就能更好的控制后坐力。 另外,选择正确的子弹也是控制后坐力的关键。一般来讲,Birdshot后坐力相对较小,但是打击力度不够。而打击力度大的Rifle Slug不仅会造成误伤,后坐力又相对过大。一般的Buckshot虽然中和了Birdshot和Rifle Slug的优点,但是对初学者来说也许还是后坐力过大。我建议大家在买子弹的时候选择减小后坐力的子弹(reduced recoil)。其中之一,便是前文提到过的Federal Premium LE 00 Buck Shot with Flightcontrol Wad。 锦上添花类 还有一些配件,虽非必需,但能大幅提升使用体验。其中之一就是照明系统。众所周知,多数入室抢劫都是发生在晚上。照明系统,尤其是强光照明系统可以帮你在第一时间内确认目标,厨房里打碎的盘子和嘈杂声是因为有坏人闯入,还是自家的小狗跳上了橱柜?有了照明系统,你就不用在屋子里到处找灯的开关了。强光照明系统更能让目标暂止丧失夜视能力,从而可能一枪不发,把坏人从家里赶出去。这种照明系统一般会把枪管下面的枪托换掉,而且照明系统本身对后坐力也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不会因为实弹练枪的反复使用中被损坏。 其二,像来福枪一样的瞄具(Rifle Sights)。一般散弹枪的瞄准系统只有一个豆子大的原点而已,而散弹枪装上类似来福枪的瞄具,可以让你有机会更精准地打击目标,避免误伤。 此外,就是枪带。枪带可以让使用者轻松将散弹枪挂身上,而且能帮使用者控制枪口位置,避免让枪口来回乱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散弹枪的体型和威力,经常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正确的使用,正确的配件选择,正确的持枪方法,加上多多练习,不需很久,谁都能自如地扛起这把大枪,保卫自己的家园。 好了,今天就扯这么多吧,咱们下次见。
Category Archives: shotgun
枪界常青树,家防好帮手!散弹枪选购指南
初次买枪的消费者和的鲜少接触枪械的朋友们经常问我:如果就买一把枪,在家放着镇宅防盗,应该买哪支? 我的答案从未改变,散弹枪,散弹枪,散弹枪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答案通常会让新入枪坑的小白们诧异不已。在多数人眼中,散弹枪似乎并不适合初学者,尤其是身形娇小的女生使用。这些误解,大多源自于人们对散弹枪较大体积的直观感受,以及影视作品对散弹枪的夸张呈现。 以下,就为散弹枪正正名,并聊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散弹枪。 泵动和半自动 泵动式和半自动式是家防用散弹枪的两个常见制动形式。 泵动,实际上是全手动制动。从填装枪膛里的子弹,到把用过的子弹壳退掉,需要持枪者自己执行每一项动作。泵动散弹枪通常没有单独的弹夹(虽然这两年有厂商开始开发有弹夹的泵动散弹枪),而是利用枪管下的固定弹仓来载弹。这中形式有一大好处:使用时,不会有任何因为弹夹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供弹系统故障。更不会在使用时出现因为换弹夹而造成的时间延误。而且,固定弹仓的设计更有利于在使用中任意地更换子弹种类。 泵动式散弹枪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雷明顿(Remington)生产的870系列。从军队到警察,从在广袤的森林草原狩猎,到硝烟滚滚的战场,都能时长见到870系列的身影。 除此之外,与雷明顿齐名的茂斯堡(Mossberg)所设计的500系列和590系列也同样是经久耐用。同样,为美国军队在历次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 半自动散弹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子弹打出去的后坐力来填装枪膛里的子弹,同时把枪膛中的空弹壳撤出枪身。因为这种设计把使用者从散弹枪的制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所以这种设计一大缺点便是可能出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制动问题。但是,半自动散弹枪通常会大幅度提升使用者的射击速度,从而更好地对目标进行连续打击。半自动式散弹枪的供弹系统有些使用传统的固定弹仓,近年来也有一些采用了弹夹供弹。 半自动散弹枪里最著名的当属伯莱尼(Benelli)生产的M1014(M4)了。在美国陆军的测试中,这把名枪曾连续发射两万五千发子弹,而几乎没有太大的枪体磨损。这种超高的可靠性让所有人大为吃惊。此外,伯莱尼的其他半自动设计也毫不逊色。因为独有的惯性制动系统,伯莱尼的半自动散弹枪的制动过程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也正因为此,不少实战式射击的比赛选手都选择了伯莱尼的半自动散弹枪作为自己的比赛用枪。 同样出名的还有赛佳(Saiga)的半自动散弹枪。他们的设计运用了AK47的制动设计,采用了弹夹式的供弹系统。这样不仅使赛佳的散弹枪有过人的可靠性,还可以在不加大枪身长度的情况下增加武器系统本身的容弹量。 子弹的选择 散弹枪最大的优势在于子弹的多元化,从打飞碟的Birdshot,家防用的Buckshot,到狩猎大型动物的Rifle Slug,甚至警用的布袋弹,橡胶弹都可以用散弹枪进行发射。 散弹枪的火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弹的选择。用于家防,Buckshot要比Birdshot和Rifle Slug更为有效。首先,Buckshot的子弹一般由8-9个1-1/8克的弹丸组成,不仅加大了成功打击目标的概率,而且同时可以打击目标数次,最大程度地对目标进行有力打击。 而同是多弹丸装配的Birdshot由于弹丸的体积与质量过小,往往不能给予目标有力的打击。由于弹丸过于细小,时长没有足够力量打入目标体内;即便打入了,也往往只造成皮肉之伤。用于家防,在突发状况下,往往不能迅速有效地遏制伤害性行为。 Rifle Slug则是恰恰相反的情况。一言蔽之,百步穿杨。一般来说,Rifle Slug若使用得当,可以成功打击125码以内的目标。Rifle Slug和来福枪的子弹一样,都是单弹头的子弹,但是子弹的体积却是一般来福枪子弹的数倍,这样大的体积,再加上大概每秒1500英尺的速度决定了Rifle Slug超强的打击力度。在家防使用中,这种过大的火力反而成了Rifle Slug不被看好的原因。其打击力度往往会让子弹从打击目标的体内穿过,并不会把所有的动能转化并留在目标的体内。击穿目标之后,子弹仍留有较大杀伤力,极有可能造成误伤,或是对家中财物的损毁。所以家防时选择Rifle Slug,请务必慎重。 都是散弹枪,为啥不选它? 当然了,市面上的散弹枪并不只有泵动式和半自动式而已。但是,笔者看来,有些设计并不适合家防,例如采用over-under,side-by-side,single-shot,或lever-action等等设计的散弹枪。这些设计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装弹量较少,一般在2-4发,并且无法对弹仓进行扩充,会严重影响连续射击的速度;二、枪体总长度过长,比笔者介绍的家防用散弹枪长上许多,导致在狭小空间里行动不便;三、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排查故障的过程比泵动式和半自动的散弹枪更麻烦,耗时更长。所以,这类枪,就不太推荐新手购买做家防使用。 散弹枪的误区 散弹枪之名,经常会让使用者产生“不需要瞄准”的错觉,以为只要朝着目标的方向打出去就一定可以命中目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散弹枪子弹的弹丸在发射后的确会有一定分散。然而,通常弹丸在离开枪管5码之后才会逐渐散开,而往往分散的程度也是根据射程的距离而逐渐展开的。所以,在近距离射击目标的时候,散弹枪对精准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今天又是啰哩啰嗦的扯了一大堆,就到这里吧,下次咱们聊聊散弹枪的配件。